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授
巩磊 教授(博导)
发布日期:2020-11-16 19:49:48    浏览次数:2300

一、个人简介

巩磊,男,汉族,198511月生,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北达科他大学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黑龙江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黑龙江省优秀留学回国人才、裂缝表征与综合评价科研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1. 非常规油气储层天然裂缝和亚分辨率断层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定量预测及综合评价;2. 裂缝连通性定量表征及其动态演化研究;3. 岩石力学层对裂缝发育控制机理及定量划分。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黑龙江省博士后省政府资助、黑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参加国家“973”“863”、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东北石油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资助。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AAPG Bulletin》、《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nergies》、Geofluid》、Interpretation》、《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篇,SCI/EI检索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特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研奖励9项。

二、学术兼职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2. 《天然气工业》编委、《天然气地球科学》青年编委、《石油科学通报》执行编委;

3.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客座主编(Research Topic: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natural fractures in deep and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地球科学》专辑召集人(油气储层裂缝专辑);

4. AAPG Bulletin》、《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Hydrology》、《石油勘探与开发》、《Interpretation》、《地球科学》、《石油学报》、《地质学报(英文版)》、《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沉积学报》、《地学前缘》、《地质力学学报》、《Recent Patents on Engineering》、《地质科学》、《石油科学通报》、《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

5. 美国岩石力学协会(ARMA)会员、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会员、国际石油工程协会(SPE)会员;

6. 断裂变形、封闭性及流体运移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三、科研奖励

1. 碎屑岩储库构型精准表征和优化设计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 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2021.11;

2. 致密气储层与甜点评价技术的突破、关键方法的建立及重大应用成效,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二等奖, 2022.01;

3. 断层圈闭完整性评价关键技术及在复杂断裂带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科技进步奖, 省部一等奖, 2020.12;

4. 非常规储层富油机理与岩石力学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 省部一等奖, 2020.12;

5. 非常规储层富油机理与岩石力学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科学技术奖, 厅局一等奖, 2020.01;

6. 深部裂缝性油气储层预测与评价新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重大成效, 北京市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省部一等奖, 2014.01;

7. 非常规储层非均质性及岩石力学研究, 深层岩石力学与油气工程专业委员会, 2021年度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十大科技进展, 2021.07

四、科研项目

1. 裂缝连通性定量表征及其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2. 基于分形理论和三维地质力学模拟定量预测亚地震断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主持;

3. 亚地震断层定量预测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主持;

4.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亚地震断层定量预测研究,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主持;

5. 泥页岩岩石力学层划分及对裂缝控制机理研究,黑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主持;

6. 天然裂缝形成演化过程及连通性定量表征,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主持;

7.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裂缝分布规律及预测,黑龙江省省政府博士后资助项目,主持;

8. 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储层力学地层学定量划分及其控缝机理研究,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主持;

9. 变质岩潜山储层裂缝网络结构研究,横向课题,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主持;

10. 裂缝定性定量分析,横向课题,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

11. 库车东部侏罗系储层裂缝及渗透性发育机制与控制因素,横向课题,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主持;

12. 古城-肖塘地区断裂形成机制及发育特征,横向课题,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主持。

五、代表性论文

1. 巩磊, 程宇琪, 高帅*, . 库车前陆盆地东部下侏罗统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连通性表征及其主控因素. 地球科学, 2022, 网络优先出版.

2. Lei Gong, Jie Wang, Shuai Gao*, et al. Characterizatio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evolution of fracture effectiveness in shale oil reservoirs.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 203:108655.ESI高被引论文)

3. Lei Gong, Shuai Gao*, Bo Liu, et al.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natural fractures in shale oil reservoirs. Geofluids, 2021, Volume 2021, Article ID 5571855, 15 pages.

4. Lei Gong, Xiaofei Fu*, Zhaosheng Wang, et al. A new approach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 prediction of natural fracture occurrence in tight-oil sandstones with intense anisotropy. AAPG Bulletin, 2019, 103(6):1383-1400.

5. Lei Gong, Xiaocen Su, Shuai Gao*,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natural fractures in the tight gas sandstones of Jiulongshan Gas Field, China.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175(4): 1112-1121.

6. Lei Gong, Bo Liu*, Xiaofei Fu*, et al.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sub-seismic faults and their impact on waterflood performance: Bozhong 34 oilfield case study.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172(1): 60-69.

7. Lei Gong, Xiaofei Fu*, Shuai Gao*,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rediction of complex natural fractures in the 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A fractal method. Energies, 2018, 11(9): 2311.

8. Lei Gong, Shuai Gao, Xiaofei Fu, et al.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effects on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ight volcanic reservoir: A case study of the Xujiaweizi depression, Songliao Basin, China. Interpretation, 2017, 5(4):57-70.

9. 巩磊, 姚嘉琪, 高帅, . 岩石力学层对构造裂缝间距的控制作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 42(6):965-973.

10. 巩磊, 高帅, 吴佳朋, .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裂缝与天然气成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 41(2): 283-290.

11. 巩磊, 高铭泽, 曾联波, . 影响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2): 199-208.

12. Lei Gong, Lianbo Zeng, Zhiyong Gao, et al.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origin of tight gas sandstones in the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Western Sichuan Basin, China. Journal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16, 6(3): 319-329.

13. 巩磊, 曾联波, 陈树民, . 致密砾岩储层微观裂缝特征及对储层的贡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6, 40(1): 38-46.

14. 巩磊, 曾联波, 杜宜静, . 构造成岩作用对裂缝有效性的影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5, 44(3): 514-519.

15. 巩磊, 曾联波, 裴森奇, . 九龙山构造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成因. 地质科学, 2013, 48(1): 217-226.

16. 巩磊, 曾联波, 张本健, . 九龙山构造致密砾岩储层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6): 6-12.

17. 巩磊, 曾联波, 李娟, . 南襄盆地安棚浅、中层系特低渗储层裂缝特征及其与深层系裂缝对比.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5): 778-784.

18. 巩磊, 曾联波, 苗凤彬, . 分形几何方法在复杂裂缝系统描述中的应用.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7(4): 6-10.

六、知识产权

1. 发明专利, 一种露头区断裂带内部结构定量表征与预测方法;

2. 发明专利, 一种不受样品尺寸限制的天然裂缝发育强度表征方法;

3. 发明专利, 亚地震断层定量预测方法;

4. 发明专利, 定量表征由于断层作用造成油气盖层渗漏风险的方法;

5. 发明专利, 模拟层状岩石中裂缝形成演化及连通性的试验装置;

6.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模拟地层厚度对裂缝间距影响的试验装置;

7. 实用新型专利, 用于显微镜下矿物含量测算的辅助观测尺;

8.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地震勘探的不同位移梯度变形场的模拟装置;

9. 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地震勘探的多角度转动式砂箱物理模拟装置;

10. 发明专利, 模拟地层变形构造特征的砂箱物理实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550号环渤海能源研究院

          163318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E_mail: kcgonglei@foxmail.com